016.利率理论
利率理论
BASICS
杨凌朴一和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4/14/20251 分钟阅读
5、资本年平均利率常数
资本如何度量其创造的财富呢?
早前的传统农业生产是一年一个生产周期,后来才变成两个或几个周期,但资本随生产而就存在了,利息是市场按资本分配,三年一个市场周期。虽然市场周期中生产、销售会有变化,简化到不变化。
一般地按照历史资料计算资本,这便存在几个问题:① 资本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利息问题。②资本重置的问题,有三个方面:一、折旧,二、价格重置,三、技术水平相对重置会反映到价格重置。③资产的状态及有效性问题。④如何确定合理的利润?⑤无形资产评估。
现行财务将借款及其利息从利润中减去,这会影响效益评价。
延后回款利息。⑥税前还贷。
过小的资本不足以投资,一般也就将资本利息作为存款或借贷,存款利率远低于借贷。规模不同,投资等待期限是不同的,规模越小等待的期限较长,因为各方面都还没有成长起来。过大的资本有投资盲点的问题。资本过小是折磨期,过大则超过了智力范围。
设资本年平均利率为X,资本按1计。
于是:
第一年资本利息:X
第二年资本利息:X+X²
第三年资本利息:X+2X²+X³
因此,3X+3X²+X³=1+X-X2
2X+4X²+X³=1
代入整数,X=30%
3X+3X²+X³=1+X-X2包含了资本重置(资产评估)的问题,很容易想到3X+3X²+XX²=1或3X+3XX²+X³=1+X,不容易想到3X+3X²+X³=1+X-X²。
资本30%年平均利率是市场的最佳,不做市场平均。要超过这个数不容易,因为会招来新的竞争者。霸断市场是否会使资本利率超过30%,不行,反而是低得多。霸断需要权力或势力,权力或势力难有市场的鉴定、转寰的智慧。
6、成本与销售额的年平均利率常数
现实的数据比较复杂,是否可以从之归纳出销售额的年平均利率常数?先前认为是可以的,但在研究《货币理论》后认为不行,还是采用先前的逼近法。先前只是为了省事。
资本的年平均利息等于成本年平均利息,成本利息也可以认为是成本按资本利息累积的利息之和。按利率公式求得的资本有一部分是不同时期的成本加权求得的资本,不是资本的实际数。
销售额减去资本利息便是成本,价格便是成本。但问题是:资本是多少?成本是多少?
按历史成本计算,资本、成本组分有期时不同而有不同复利,成本本质上也是按资本利率来计算的,只不过要加上成本和复利等变化。按销售额计算能忽略过程,库存没有销售出去便没有实现资本利息。销售滞后于库存,库存有变化的问题,这需要计算平均数,在数据不全的情况下也可以先算一个大概,按产值(以价格计)也可。
资本是期初,销额是期未,在范式上是对等的。
成本构成的复杂使得不能按过程来推理销售额利率,市场却能神奇地给每一个细节定价。这给了我们用成本按资本利率来推导销售额利率的可能。
销售年平均利率必是常数,否则,商品便没确定的价格。设,一年一个生产周期,销售年平均利率常数为A,销售额为a;资本为b;于是有:
30%b=Aa,b / a = A /30%<1。
A<15%时,前期投资过小,后期大量资本效用时间不足,于是,15%<A<30%。
前期投资三分之二,20+5=25。A>25%时,后期收益相对较小,可划断外包,于是,15%<A<25%。
分成均匀的两段投资,15+7.5=22.5。
分成均匀的四段投资,7.5+5.62+3.75+1.9=18.77。
前期投资>后期投资。不均匀四段投资,第一阶段>第二阶段>第三阶段>第四阶段。
于是,18.77<A
将四段投资分成前期三分二,前后半年各平均,10+7.5+2.5+1.25=21.25
前后半年不平均,各是后者二倍,13.3+5+3.3+0.12=21.72
A<21.72。
后期1/3的资本量不是小数,有一部分工作是需要外包的。外包给了思路,不均匀的投资存在资产闲置的问题,但又必须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均匀投资,有一部分前期业务也需要外包,有一部分业务需要做外包,企业难以与市场清楚划分界线。因此,18.77<A<21.72。
取整,A=20%。成本年平均利率常数25%。
企业与市场难相交织,能够外包的工作却要自己干则不经济。非要自己干的部分是垄断性的,市场干不了的。有闲置的资产便需要做外包业务。要赚足资本年平均30%的利息不容易。
7. 30% 资本=20%销售额/N。N销售周期。
留一个悬念,有人会计算N吗?保准你不会。
复杂的税收,混乱的财务
物品兑价方式要会用没有说明是不行的,其要求与传统的财务不同。
1、贷款按自有资本计算。还贷、新的投资应算在利润中。
2、税前还贷?税前税后本应是一样的,税前可以降税率的,拉后有照顾经营不善的企业之婵。
3、企业财务将新的投资算作成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