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2. 中国经济的起落:回顾与启示
中国经济的起落:一般认为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就好起来了,自2000加入世贸后经济飞起来了,实际的情况是另外的景象。人民币利率对经济影响很大,在1994年前利率高达12%,经济是不可能有发展的。1997年国企改革,经济城乡二元加大,直到2004年孙志刚事件。个人的悲剧给全国人带来自由流动的福利,经济飞起来,城乡差距有所缩小,并延续了很长时间。
BLOGS
5/22/20251 分钟阅读
引言
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改革开放初期,自1978年以来,中国经济经历了数次波动和调整。很多人普遍认为,自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以来,中国经济快速增长,然而,实际情况远比表面现象复杂。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利率、国企改革和社会变迁对中国经济起伏的深刻影响。
人民币利率与经济发展
人民币利率在经济政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1994年之前,利率高达12%(为此,采用了国定汇率,并有黑市。),这种高利率无疑对经济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。
在高利率的现实中,一般认为:企业获取贷款的成本过高,抑制了投资和消费欲望,导致整体经济活力不足。实际上,高利率影响的是消费,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经济活力不足。
1997年国企改革,人民币利率还是高了(5.67%),但此后便走低,2002年(1.98%),2004年2.52. 2004年中国农民一度很难。
2004、2005中国经济发展飞快。2006年底有所回落,2007连续调高利率到4.14,具体如下,在利率的变化过程伴随着经济的起起伏伏。此后的2015年人民币利率连续跳水到1.5%,中国经济走了下坡。
一年期(%) 三年期(%) 五年期(%)
1990/04/15-- 10.08 11.88 13.68
1990/08/21-- 8.64 10.08 11.52
1991/04/21-- 7.56 8.28 9.00
1993/05/15-- 9.18 10.80 12.06
1993/07/11-- 10.98 12.24 13.86
1996/05/01-- 9.18 10.80 12.06
1996/08/23-- 7.47 8.28 9.00
1997/10/23-- 5.67 6.21 6.66
1998/03/25-- 5.22 6.21 6.66
1998/07/01-- 4.77 4.95 5.22
1998/12/07-- 3.78 4.14 4.50
1999/06/10-- 2.25 2.70 2.88
2002/02/21-- 1.98 2.52 2.79
2004/10/29-- 2.25 3.24 3.60
2006/08/19-- 2.52 3.69 4.14
2007/03/18-- 2.79 3.96 4.41
2007/05/19-- 3.06 4.41 4.95
2007/07/21-- 3.33 4.68 5.22
2007/08/22-- 3.60 4.95 5.49
2007/09/15-- 3.87 5.22 5.76
2007/12/21-- 4.14 5.40 5.85
2008/10/09-- 3.87 5.13 5.58
2008/10/30-- 3.60 4.77 5.13
2008/11/27-- 2.52 3.60 3.87
2008/12/23-- 2.25 3.33 3.60
2010/10/20-- 2.50 3.85 4.20
2010/12/26-- 2.75 4.15 4.55
2011/02/09-- 3.00 4.50 5.00
2011/04/06-- 3.25 4.75 5.25
2011/07/07-- 3.50 5.00 5.50
2012/06/08-- 3.25 4.65 5.10
国企改革的时代和孙志刚事件
1997年的国企改革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,但其实施过程中利率偏高,经济不活,加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。
2004年,孙志刚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流动性的思考,利率2.25%对经济还是有利的,在这一年中国经济真的起飞了。
结论
人民币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贡献不大,但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连续调高利率是有问题。人民币操作很复杂,在2004——2015年期间还算稳健。